警惕這7種涉疫情詐騙犯罪套路-新聞詳細
編輯日期:2022-07-03 06:35??編輯:??閱讀次數:
次??[ 關 閉 ]
警惕這7種涉疫情詐騙犯罪套路
- 1、核酸檢測詐騙
騙子通常會冒充防疫人員,打電話稱檢測到群眾行程異常,可能是密切接觸者或者次密接觸者后,會以系統出錯要重新登記為由,讓其掃描對方提供的二維碼預約核酸檢測。隨后,受害人銀行賬戶錢被轉走。還有不法分子冒充“防疫工作機構人員”群發信息,謊稱可以快速檢測核酸。如有微信聊天記錄顯示,不法分子稱“快速出核酸檢測結果““加急最快半個小時”“家里也能做核酸檢測”,并提供送報告上門服務或送至火車站出站口等,便于買家持報告通行。
2、冒充“疫情流調員”推銷特效藥
有不法分子自稱“防控中心某主任”,打電話告知居民健康碼和檢測報告上有異常,可能感染了新冠肺炎。而且對方會在電話里透露,稱有治療新冠的特效藥,只需5800元3個療程,每天堅持服用就會恢復健康。
3、涉疫物資詐騙
不法分子通過網絡,散布可代購醫用口罩、銷售防疫藥品、物資等信息,誘導受害人轉賬匯款。此外,有不法分子通過“轉發信息免費領防疫物資”等方式,非法獲取個人信息。如,近期,內蒙古包頭市不少市民的朋友圈被一條免費領取100 個口罩的推文刷屏,發布推文的公眾號名稱與包頭市衛健委官方微信平臺極度相似。此類詐騙內容假借公益活動之名,非法獲取用戶個人信息,實施電信詐騙。
4、假借網購退款實施詐騙
因疫情原因,部分地區快遞業務暫停,詐騙分子通過非法途徑獲得用戶訂單信息后,致電謊稱疫情期間無法發貨,為受害人申請退款,并要求受害人添加“官方客服”,逐步引導轉賬匯款實施詐騙。
5、冒充權威機構群發詐騙短信
冒充權威機構,群發短信騙公眾點開病毒鏈接。如,冒充中國人保稱,“您賬戶的新冠疫苗接種意外保障已到達!今天不激活自動作廢”,并附上病毒鏈接。另有不法分子發送短信,冒充“疾控中心”,稱“新冠疫苗政策已在我市開放預約,名額有限,請立即前往XX網站預約接種”。
6、冒充“疫苗接種普查調查員"詐騙
冒充“疫苗接種普查調查員",添加微信號好友后,將網民拉入各種群聊,騙網民刷單。
7、虛假投資生產、銷售“新冠疫苗”
自稱掌握特殊渠道的“神秘人”,宣稱投資生產“新冠疫苗”可賺大錢,誘導公眾在虛假平臺、APP 上投錢。還有不法分子潛伏在社交軟件、網絡直播平臺等,冒充部隊軍官等稱由內部渠道可購買“新冠疫苗”。
Copyright ? 2014?安徽舒城村鎮銀行?All rights reserved.?皖ICP備14014157號-1?技術支持:安徽村鎮銀行科技
網站地圖?地址:安徽省舒城縣城200米